2023年消费维权年的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当前,信息消费已成为增长迅速、创新活跃、辐射广泛的消费领域。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8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8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以5G、千兆宽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数字化发展、信息消费筑牢根基。这些信息技术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新应用、新模式,激发了用户的新型信息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数字消费活力,增强数字生产动力,释放数字生活潜力,提振信息消费信心,撬动着数万亿元的消费市场。

网民超10亿

为数字消费增添新活力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城镇网民规模为7.59亿,农村网民规模为3.08亿,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30.8%。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618亿GB。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网民构成广大用户基础,流量型、资金型等不同形式的数字消费活力持续释放,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千兆宽带

改变生活与消费方式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固定网络正加速从“百兆时代”迈向“千兆时代”。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9亿。其中,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9175万户,全年净增5716万户。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基于优质的千兆网络,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在“千兆城市”落地,为当地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新的路径。同时千兆光网也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帮助上班族大大提升宅家的办公效率,让学生在家中上网学习更顺畅,让游戏玩家的游戏体验更完美,让人们居家收看直播和网购更愉悦。

物联网

激发新型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8.45亿户,占全球总连接数的70%以上,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不同应用需求如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农田水利、市政建筑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这些应用正在呈爆发式增长并形成海量数据,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智能高效。

无人驾驶

释放数字生活潜力

无人驾驶是车辆作为运载工具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核心应用功能,也是车联网、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核心应用服务。在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多维度因素的推动下,无人驾驶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在乘用车领域,无人驾驶乘用车在全国各城市的渗透率正不断提升;在智慧物流领域,无人驾驶汽车相关企业开始建立智能物流车队,帮助物流企业降低成本;而在其他产业,如无人配送等,正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无人驾驶汽车依靠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技术,能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确保消费者安全。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推广方式将以共享出行作为切入点,用于城市公交、网约出行等场景,助推城市交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5G

快速拉动信息消费增长

5G满足信息消费新需求。在春运火车上,乘客与家人远程视频互道平安,5G网络成为拉近彼此时空距离的连心桥;北京冬奥会期间,“5G﹢”为冰雪盛会赋予中国式浪漫,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新观赛体验;借助5G实时转播,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美景呈现在越来越多的世人眼前,人们坐在家里就能赏日照金山;农忙时节,无缝覆盖的5G网络和“千里眼”设备实现了对农作物的24小时动态监控,5G可视可溯源让农业更安全、消费者更安心……在应用、性能、资费等方面,5G产品和服务正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加速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新型信息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的60%以上。5G移动电话用户达5.61亿户。专家预计,到2025年,由5G拉动的信息消费有望超过信息消费市场总规模的60%。

VR/AR

激活消费增长新动能

戴上VR眼镜,尽享360度环幕全景电影;进入VR展馆,沉浸式漫游古老建筑;AR试装、AR 一键装修、AR灯会;VR/AR大众健身、VR/AR“云”上就医、VR/AR智能制造……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VR/AR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在工业、医疗、文旅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VR﹢”“AR﹢”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加速拓展信息消费新方式、新空间。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28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83.9亿元,市场规模实现翻番,到2023年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VR/AR激发了用户的新型信息消费需求,有望为各类消费场景激活增长新动能。

5G新通话

带来消费新体验

2022年,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推出5G新通话服务,快速拉动信息消费新增长。5G新通话打造了一个更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远程机器人控制、网真应用及各种物联网服务等新技术、新应用全被囊括其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新通话技术与业务创新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5G新通话为消费端用户带来可视化、多媒体、强交互的通话体验,为企业端用户打造更加全面、开放、公信、普惠的信息服务平台,5G新通话让用户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赋能“安全、普惠”数字新经济。

短视频

成为全民化应用

基于我国飞速发展的“双千兆”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成为全民化应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2018年—2022年五年间,短视频用户规模从6.48亿增长至10.12亿;用户使用率从78.2%提升至94.8%,提高了16.6个百分点,与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即时通信)使用率间的差距由17.4个百分点缩小至2.4个百分点。短视频内容不断丰富,带动用户规模增长和黏性增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长和流量增量的主要来源,同时还与直播、电商、教育、旅游等行业相互支撑,正逐步渗透至网民的生活全场景。

智慧家庭

满足生活全场景

随着千兆宽带越来越普及,家庭正在逐渐转变为集娱乐、办公、教育于一体的生活中心,我国电信运营商也全力为家庭用户打造智慧家庭产品与服务,提供4K/8K高清视频娱乐、视频直播、在线办公、云课堂、智能家居、家庭安防等全方位、个性使用场景,为数字时代下的家庭生活提升多样、融合用网的满足感,为家庭用户打造健康、舒适、智慧、安全的家。

人工智能

拓展消费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具备感知、认知功能的智能产品不断出现,丰富了信息消费产品的种类和功能,将极大刺激消费需求,拓展消费空间。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推动在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加速落地,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促进有效供给和需求的对接,提升信息消费的效率和体验。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接近400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第三方统计平台Statista预计,AI市场会保持年均50.7%的增速,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高达369亿美元,人工智能在图像(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工业/制造业大脑、预测分析、自动化(包括自动驾驶)等方面的能力将不断提升。

消费 更普惠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一直以来,信息通信业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从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到开展电信普遍服务、网络扶贫;从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大力整治APP,到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从推动客户服务不断升级,到促进共享经济便民利民,无不贯穿着信息利民、信息惠民的思想。坚持推进信息消费普惠共享,让民众更大程度参与信息消费,分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信息通信业刻不容缓。

消费 更便捷

在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面向用户打造更贴心、更便捷、更智能的有竞争力的差异化服务体验是新时代高品质信息通信消费服务的一大特点。

在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渠道上,辅助用户用好5G和宽带、优化WiFi布局,更好地体验高品质网络;站在用户角度测评智能终端,帮助用户更好地体验美好智慧生活;视频化沉浸式辅导用户排查和修复宽带故障,让用户更好地享受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清晰详尽地介绍异地服务,让用户方便地为异地的老人和小孩自助办理充值、补卡等业务……这些场景正在你我身边出现。

如今,线上消费已成为主场景,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正在不断受到冲击。在既有场景中变革消费生态,让老百姓在基础通信服务的智能升级中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是信息通信业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

消费 更安心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消费更安心,信息通信业做了很多工作与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各项“硬法”相继出台,让民众的信息安全更有保障。近年来,信息通信业高度重视用户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建成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大平台,加快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常态化开展垃圾信息治理,共建优质信息消费大环境。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