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邮电通信的发展有目共睹。工作40多年,难忘我亲历的通信岁月,那是我一生的宝贵记忆。

1981年7月,我高中毕业后被分到四川省三台县三合区高峰公社任邮递员。那时的邮电局是“通信要塞”,党的机要文件、电报、报刊、书信、汇款、包裹等都是通过邮电局来传递的,被称为党的咽喉和半军事化保密单位。我到三合支局后,刚开始当学徒,当时支局的办公点是一座东西走向、八间连排红砖的“人”字头平房。平房上面是木梁、木椽子和大青瓦,南面是职工宿舍,中间是小院,北面是报刊邮件分发处理室和包裹房,东面是邮电业务营业厅和总机话务值班室。一条又长又高的木柜台,将营业员与客户隔开。支局分管龙树、白雀、柳池、忠孝、双胜等8个公社72个大队的报刊邮件运输和通信保障工作。每个公社办公室都配有一部黑色铁壳手摇电话,墙上挂着一对大电池。支局总机是一台50门的磁石式交换机,打电话时通过总机接转,不仅时间长,而且通话质量差,打通一个电话要半个小时,还要长时间地转动摇把子,通话时要大声吼叫,真是“摇断膀子,喊破嗓子”。

通信的发展历程,是祖国经济腾飞的有力见证。从“摇把子”到5G的美丽嬗变,是一段奋斗的历史。从固定电话到寻呼机,再到手机电脑,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让“车马邮路”变为实时通信。时空在发展中穿越,距离在变化中缩小。信息通信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让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1997年,国家对邮电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邮政、电信分开经营。我所在的邮政所位于三台县白雀乡,当时那里沟壑纵横、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村民长期以传统农业为生,从乡里到县城不通班车,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电话对当时的村民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全国掀起程控电话建设热潮后,我们乡政府成立了程控电话建设领导小组,我任组长,第二年乡上就开通了程控电话,实现了数字拨号,彻底告别了“摇把子”时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理想生活在农村变为现实。市场上电话机的种类也多了起来,最流行的是脉冲按键电话机,还带有免提功能。后来,一种更先进的音频拨号电话机上市。当时,三台开通了2000门程控交换机,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电话接通率。2000年5月,三台电信开通了无线市话和GSM网络。2003年6月,我第一次购买了一台摩托罗拉数字传呼机(俗称BP机),由于回电话不方便,后来换成了可以看到文字信息的中文传呼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转眼间就到来了,曾经的加急电报、长途电话格子间、程控交换机、BP机等也在时间的长河中变成了回忆。

如今,程控变光纤,有线变无线,电话座机被不断普及的手机所替代,单一的语音通话也发展成为视频通话和网络聊天。村里都普及了光纤宽带网,4G、5G进村助力村民走进了网络生活新时代。乡村电商、网上支付、抖音直播以及看家护院的监控设备等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白雀乡每个村都通了水泥路,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特色种养产业、新型农业园区也在乡村遍地开花。人们住上了漂亮的楼房,看上了高清的大彩电,许多人家还买了私家轿车,村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的家乡已不再是穷乡僻壤的小山村。从1G到5G,我们见证的不仅是通信技术的进步,更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蝶变。

作为通信行业的一员,我从业四十余年,入党32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通信的快速发展让人感受到神州大地春潮涌动,感受到祖国的胸怀气魄,感受到飞快发展的“中国速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是历史的书写者,我为能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骄傲和自豪。

(作者系中国邮政四川三台白雀邮政所员工)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