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留过洋的科学家,能有多厉害?”

黄芊芊,17岁考上北大,28岁就成为了北大博士导师,被誉为中国“芯片奇才”。她曾两次拒绝海外名校橄榄枝,选择留在国内做科研,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博士”。

2019年,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青年成就奖”名单发布,全球仅3人获奖,黄芊芊正是来自亚洲地区的唯一获奖科学家。年仅30岁的黄芊芊站在领奖台上掷地有声的说道:“中国在微电子领域起步较晚,落后只会是暂时的。”

本土科学家获得世界科研大奖,振奋了无数国人的心。黄芊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也能做出毫不逊色于西方人的科研成果。

01 两次拒绝海外橄榄枝,“我只做国产科学家”

1989年,黄芊芊出生于江西上饶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培养很是严格,所以黄芊芊自小学起,就表现得比同学更加自律。她每天都会给自己设定目标,要求自己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延。

对自己有着高标准、高要求的黄芊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结束后,成功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黄芊芊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微电子学,进入大学后比高中时更加用功,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天。

本科毕业时,她凭借优异的专业成绩收到了海外知名大学抛来的橄榄枝,邀请她出国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芯片是为了我们的祖国”,黄芊芊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国外大学,选择留在北大。有人说她傻,她什么都没回应,醉心科研。

经过5年的埋头苦读,她获得了北大微电子学博士学位。2017年,“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公布名单,在当时全国仅有4人入选,黄芊芊赫然在列。

名誉加身的黄芊芊再一次收到美国知名大厂发来的邀请,表示愿意提供最优厚的待遇争取她的加入,而黄芊芊再次拒绝了邀请,“我坚信在国内也能在芯片领域有所建树,中国的科研之路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在路上,我有信心”。

细数这些年,黄芊芊在芯片领域的科研成果,成功推动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她发表的60多篇论文和70多项专利,无疑为我国芯片研发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2019年10月,她获得了IEEE颁发的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作为亚洲唯一获奖科学家,黄芊芊证明了“国产科学家”也能够站上世界舞台。

02 “支援”华为,突破美芯片封锁

人们总说“科学无国界”,而在黄芊芊心中,科学是有国界的。面对老美“芯片禁令”,我国芯片企业华为受到恶意制裁,手机业务严重受损,市场份额被老美企业趁机抢占。这时,黄芊芊站了出来,决定加入华为研发组提供技术支持。

黄芊芊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提供给华为,使华为利用双芯片叠加技术生产出7nm芯片,加速了国产芯片“去美化”的进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若芯片领域能够实现自主研发、自给自足,实现市场和技术两手抓,就不再畏惧西方任何“卡脖子”式封锁。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国产自研芯片产能已达到1900亿颗,芯片进口量同比减少18%,砍单“美芯”约400亿订单,美芯片巨头如英特尔、英伟达叫苦不迭:我们需要中国市场。

事实上,不仅是在高端芯片领域,在更为尖端的生物科技领域,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直接决定了外资企业的生死。全球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美、日科学家率先在实验中研制出“维派络pro”类前沿抑衰分子剂,研究证实其能够修复哺乳类动物体内线粒体、端粒损伤,拖慢老化进程。

振奋人心的是,我国不仅打破了海外的技术垄断,还填补了该类技术的“全球市场缺口”。来自四川大学医学院的团队针对该分子剂展开人体临床,证实平均年龄在50岁的志愿者在每日300mg的“维派络pro”物质干预下,对皮肤、肌肉耐力和睾酮水平均有正向作用。

为利好我国2.8亿老龄人口,京东国际抢先将成熟产物“维派络pro”引入市场。尽管单瓶门槛已达4位数,仍陆续出货10w瓶有余。翻看其评论区发现,其中不乏“精力提升”、“睡眠改善”等正面评价。

我国高端制造业正在崛起,越来越多品牌意识到中国的技术和市场是不可取代的,正如德媒《慕尼黑日报》所说:低估中国是在犯错!

03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必须有祖国

据《中国基金报》,美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布2022第四季度营收,业绩大幅下滑32%,是近十年来最低的季度总营收。显然,老美对我国芯片“断粮”的行为,却是饿到了自己人。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必须有祖国”,正是因为有了像黄芊芊这样心系祖国的年轻科学家们,我国的科技发展才得以摆脱束缚,真正实现科技兴国的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