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经济发展成果,穿越祖国万水千山,卡车长年累月行驶在公路上,支撑起规模庞大的现代物流体系,却也给人留下笨重、危险、驾驶吃力、污染高的印象。车轮滚滚中,时代悄无声息地进步着。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重卡大多还是老样子,但在物流园区、港口、矿山等相对封闭的场景中,“颜值”更高、更加环保、无人驾驶的新型智能卡车越来越多,它们载着各类货物驶向既定目标,周而复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近年来,汽车领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趋势深入发展,在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给卡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相较于乘用车市场存在关于技术和安全问题的诸多争论,作为生产资料的卡车,已在自动驾驶商业化上先行一步。

  需求侧变化倒逼卡车行业转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重卡销量139.5万辆,同比下降13.8%。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为23.2万辆,同比降幅高达56.3%,连续多年增长后,重卡销售显露疲态,由“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传统卡车厂商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另外,物流行业面临人力成本高涨、司机短缺、事故频发等诸多痛点,能帮助行业降本增效的新型智能卡车具有天然吸引力。加之卡车使用场景相对封闭、线路固定,更适合于自动驾驶落地,一时间,卡车厂商、物流企业、科技公司,还有一些跨界而来的乘用车厂商纷纷布局赛道,抢占市场。

  国产卡车行业从早期的零件组装模式,到今天智能卡车遍地开花,显现了行业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1956年7月,长春一汽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CA10,标注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此后,自主品牌卡车凭借结实耐用等优势,一直占据着中国公路运输的主流。但长期以来,国产卡车都是“性价比”的代名词,外资品牌牢牢把控卡车市场的金字塔尖。如今,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开辟了卡车行业竞争的新赛道。过去由发动机排量、变速箱等参数构建的汽车核心技术,已演变为电池续航里程、自动驾驶系统等全新指标,中外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本土卡车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带来重要机遇。

  眼下,智能卡车领域角逐激烈,技术竞争将决定未来的市场格局。但自动驾驶技术的复杂程度更依赖厂商整合能力而不是单兵作战。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执行、精确定位,每个功能的实现都十分复杂,而当各个部分组成系统后也面临稳定性可靠性的严格考验,这都需要研发团队进行长期实验和数据积累,也需要产业链的密切协同。

  对于智能卡车而言,安全始终是第一要义,作为新鲜事物,其发展远未成熟。尽管愿景十分美好,但厂商也意识到,由于技术和法律层面的诸多障碍,完全无人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道阻且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眼下无所作为。不同等级自动驾驶技术和其他智能化手段在卡车上的应用,正帮助千万“卡友”减轻驾驶强度,增加工作乐趣,陪伴“卡友”更加安全地穿行在祖国山水间,这也将为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积累大量数据和宝贵经验。期待国产无人驾驶卡车早日驶来。(康 朴)